“我的職業規劃就是留在南寧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不要跑得太遠。”
  聽完小楊的回答,廣西公路橋梁工程總公司人力資源科科長韋光智在應聘登記冊上劃掉了他的名字。沒想到簡短的幾句話,就讓小楊失去了第二輪面試的機會。
  日前,在共青團廣西區委主辦的2014年“百企入校——廣西青年企業家協會高校畢業生就業專場招聘會”上,不少前來應聘的大學生像小楊一樣,不明就里地與工作機會失之交臂。
  學習信息技術專業的黃明投了一上午簡歷,但收穫不佳。他覺得自己除了對工作地點有明確要求外,其他方面的要求其實並不高。被一家用人單位問起職業規劃時,小黃說希望自己能在畢業後3到5年內買房買車,“至於工作類別,雖然會傾向於策劃或者銷售,但這個可變性太大,如果心儀的單位今年不招相關的,規劃自然就會變。”
  在一家建築企業的展台前,記者聽到這樣一段對話:
  “我想從事辦公室工作,不用下工地就行。”
  “那工作上有什麼具體的計劃沒有?”
  “嗯……就是往文職發展。”
  聽完這名漂亮女生的回答,招聘官笑了。
  “事實上,很多學生沒能進入面試,並非專業或地域的原因,是職業規劃不到位。”廣西公路橋梁工程總公司人力資源科科長韋光智表示,和學生是否畢業於重點大學相比,他們更看重的是畢業生的潛力和是否有明確的規劃,但他當天所應聘的學生中,有近四成人並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
  “很多同學混淆了職業規劃和生活規劃。”韋光智坦言,求職者甚至對應聘單位和職位都瞭解不清,問他們的職業規劃是什麼,給出的答案卻是對單位的薪酬待遇、工作條件和環境提出與其能力不符的要求,對自己在工作上要取得什麼樣的成績和目標卻鮮有考慮。
  “職業規劃應該是對自己職業路線展望和職業目標的願景。”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黃少波認為,制定職業規劃的前提是畢業生對自身能力以及所學專業有清晰認知,但很多同學都對自己的專業瞭解並不深入,例如有同學說我就要做銷售,可是銷售分很多種,汽車銷售和房屋銷售就很不一樣,求職準備也是各異的。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大學生的實踐經驗太少,對專業認知尚停留在書本階段,對行業現狀和經濟形勢缺少把握,規劃制定脫離實際,自然無法打動企業。
  “我們大學設置了那麼多課程,每門課程又花費不少課時,相比之下,我建議同學用研究兩三門課程的時間去瞭解專業涉及的行業,尋找真正適合自己的崗位。”黃少波說,在校期間,大學生可以多參加各種技能實踐活動,利用寒暑假去企業單位實習,這些都對找準自身定位有著積極作用。若是缺少清晰的職業規劃,跟著大流去選單位、投簡歷,只會浪費時間。  (原標題:生活規劃職業規劃混淆讓大學生求職屢碰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oyb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